800 少年逐浪赛场:航模里的海洋梦
首钢园秀池的水面上,一艘艘航海模型如离弦之箭穿梭而过,遥控器的细微操作牵动着岸边 800 余名青少年的目光。25 日至 26 日,第十七届北京市体育大会暨 2025 年北京市青少年航海模型比赛在此拉开帷幕,来自 80 多所学校的 "小航海家" 们齐聚一堂,用 28 个项目的激烈角逐,书写着对海洋科技的热爱与向往。
这场赛事的赛场横跨古城中学与首钢园秀池,静态制作与动态竞技在此完美交融。甲组赛道上,参照全国锦标赛规则设置的动力艇项目竞争尤为激烈,螺旋桨搅动水花的声响中,选手们紧盯航行轨迹,指尖在遥控器上精准微调,稍有偏差便可能错失先机。而乙组的普及类项目里,更多低年级学生正专注于仿真模型的最后修饰,从船身涂装到细节拼接,每一步都暗藏匠心 —— 这些项目与 "我爱祖国海疆" 全国总决赛接轨,早已成为校园科技教育的重要载体。
红色基因的传承是赛场最动人的风景。在南湖红船仿真制作区,古城中学的学生们正用镊子仔细粘贴船舷部件,参赛手册上的历史注解被翻得卷了边。不远处的福建舰模型制作赛现场,来自海淀区的团队反复比对图纸数据,带队老师介绍:"这些 1:200 比例的模型零件超过 200 个,孩子们不仅要掌握拼装技巧,更要通过资料查阅理解舰船构造背后的国防科技发展。" 这种将历史教育与科技实践结合的形式,让爱国情怀在指尖流转。

赛场内外,少年们的成长故事正在上演。"赛前调试了整整三周,重心偏移一毫米都要重新校准。" 刚结束电动直航赛的初二学生李然举着自己的作品介绍,船底还留着反复打磨的痕迹。在遥控绕标赛终点,几名选手围在一起复盘战术,有人掏出笔记本记录风向对航行轨迹的影响,这种赛后总结的习惯,正是教练们刻意培养的科学思维。正如一位参赛选手所说:"比赛输赢不重要,但每次调试都是和物理规律的对话。"
这场赛事的成功举办,离不开多方力量的支撑。作为主办单位的北京市体育总会,联合教育系统与模型运动协会打造了专业竞赛体系,从裁判培训到器材检验均参照国家级标准执行。古城中学的体育馆内,临时搭建的模型展示区陈列着历届获奖作品,从传统手工制作到 3D 打印创新模型,直观展现着青少年航模水平的迭代升级。承办方之一的石景山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负责人表示:"我们希望通过赛事搭建平台,让更多孩子接触航海科技,种下海洋强国的种子。"
星空官网,星空首页,星空官网,星空官网当最后一艘模型艇冲过终点线,夕阳为秀池镀上金边。800 余名青少年带着奖牌与证书离去,但航模运动赋予他们的动手能力、科学思维与爱国情怀,将成为成长路上的宝贵财富。从南湖红船到福建舰,从手工拼装到智能调试,这些小小的航海模型承载的,不仅是少年们的赛场梦想,更是新一代对海洋强国的热切期盼 —— 正如那片赛场上的浪花,终将汇聚成推动科技进步的澎湃力量。